富貴角.青山瀑布.老梅海岸 (2012/09/09)

台灣極北富貴角.青山瀑布我獨行

老梅綠澡滿石槽夕陽灑滿幸福門

  
青山道上.怎麼只有我一個人用走的?
 
  六晚:「明天想出去走走,但不會開車,只會坐捷運、搭公車的我,去哪好呢?」,心血來潮想看看瀑布,於是 Google 了一下「新北市瀑布」,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青山瀑布」(人家說不定很出名,只是我不認識)。圖片上的風景,清心迷人,而且有一段話,非常吸引人:「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的青山瀑布全程長 1.3 公里,路程約 40 分鐘」,位於陽明山公園耶,感覺好近,而且只要走 40 分鐘,就可以看到瀑布,真是太 Easy 了。於是開始做功課找資料,在找交通資訊時,看到一段非常驚人的文字:「於淡水捷運站,搭乘往基隆的客運,於《老梅》站下車,沿《豬槽潭路》前往至青山瀑布,步行約 90 分鐘即可到達」,天啊!還沒開始爬山就要先走 90 分鐘,會不會太強了。還好找到了石門地區的社區巴士,早上十點左右有一班可以到青山瀑布登山口,至少可以少辛苦一趟 90 分鐘。因為心中尚沒有其他方案,便很快的決定、打包、調鬧鐘、數羊睡覺,準備明日早起出遊。
 
  日早上,很順利的起床、出門、上捷運,到了淡水站更是買完咖啡公車就剛好來了,然後……整整坐了一小時的公車,終於到達了我也是很陌生的地方「老梅」,還好沒有錯過社區巴士的時間,尚差五分鐘,真是好險。剛好公車亭裡也有人,我便上前提問:「請問你們也是要去青山瀑布,在等社區巴士嗎?」,對方答:「是要去爬山,但不是在等巴士,是在等朋友」,然後,他們的車來了,居然是……轎車,原來人家是相約在此,一起開車去爬山的,我忽然想,我是不是也該叫我們的假外勞柏溫先生,騎摩托車來載我上山呢?然後,車班時間已過了五分鐘,車卻沒有來,擔心之下,跑去對面早餐店向老闆娘打聽:「請問,社區巴士假日有開嗎?」,得到的回答是:「那個哦,星期六有開,但今天星期日沒開哦!」,什麼!今天沒開!我的雙腳立刻向我的大腦傳答它們的抗議:「我可不要一天走兩次 90 分鐘的路哦!」,在我的大腦還沒說服雙腿之前,決定先在這個從未造訪的小村落「老梅」逛逛,還好事先有做了功課,知道這裡有出名的地質景觀「綠石槽」,而且位在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也在這附近,就先去參觀參觀,不然走去青山瀑布再走回來,應該沒有腳力了。
 
↓↓ 在轉往海岸的路口,有一座有著紅色拱樑的路橋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才發現,原來拱樑只是它分隔島上的造型,我找了許久,才在橋頭一塊白色大石上,找到了刻著它已經掉色到快無法辨識的名字:「老梅大橋」。

 
 
↓↓ 海岸邊有看起來不錯的觀景亭,今天的天空不夠青,海水不夠藍,是最大的遺憾 (社區巴士沒開,也很令人沮喪啦)!

 
 
↓↓ 從觀景亭眺望整個老梅地區的海岸線,遠處小山頭有個氣象站的圓球,富貴角燈塔應該就在它的身後?

 
 
↓↓ 下去海邊前,回頭拍一張老梅村落,老舊的漁村建築和新蓋的透天民宅交錯著。

 
 
↓↓ 岸邊有間「莎蜜拉海岸咖啡坊」,據網路上說,這裡曾是偶像劇「翻滾吧蛋炒飯」的拍攝場景。門口立了張告示,請純參觀沒有消費的人不要拍照,雖然沒看到有人把關,但有教養的我,只有很克制的在門口偷拍一下,沒有進去裡面大肆亂拍。

 
 
↓↓ 走到海邊,看到了這裡的主角「綠石槽」,不知道是季節的緣故,還是因為受到像我這種,老是愛踩在上面拍照的觀光客所蹂躪,實景和景區導覽牌所張貼的參考圖片,綠色海澡覆蓋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別。

 
 
↓↓ 查了一下風景區官網的介紹,老梅石槽是火山礁岩因長期海蝕而形成,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也開始滋生「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等綠色的海藻,等到四月份東北季風漸歇,石槽就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也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綠石槽」海岸景觀。綠石槽只出現在四、五月份,隨後海藻就在夏日陽光的曝曬下而消失。原來是和季節有關,明年的四、五月一定要找機會來一賭最綠最綠的綠石槽。

 
 
↓↓ 找個較綠的小槽溝,特寫一下。

 
 
↓↓ 往富貴角的方向,經過剛才遠拍過的老房屋,發現他們是用輪胎在壓屋頂。

 
 
↓↓ 路旁堆著不知道是什麼用途的漁具。

 
 
↓↓ 富貴角公園內,有個磚砌的迷宮,剛好一對小兄妹在裡面捉迷藏,而沒有入鏡的父母,居然站在牆頭上,幫他們的小女兒「作弊」。

 
 
↓↓ 不錯的步道

 
 
↓↓ 原來這個氣象站,有兩個雷達球。它應該是屬於軍事設施,但是房舍有點難以形容的不搭,藍白的配色,應該是要製造出浪漫的地中海風格,但屋頂看起來,又是帶點古典的中國風。

 
 
↓↓ 步道有個叉路可以下到岸邊,下去看看這邊的石槽有沒有比較綠一點。

 
 
↓↓ 是有比較綠「一點點」啦,從這裡望過去綿延的石槽,如果整片都是翠綠色的話,一定是美呆了。

 
 
↓↓ 一樣,找較綠的一小片,特寫一下。

 
 
↓↓ 岸邊有幾隻海鳥在「開會」,我想走進一點去「偷聽」,但它們很機警的飛走了。

 
 
↓↓ 遠處的岸邊像石堆的,是這裡的另一種地質景觀「風稜石」,什麼!上面有人搭著海灘傘在垂釣!

 
 
↓↓ 沿著海岸的觀景步道。

 
 
↓↓ 黑白分明的「富貴角燈塔」終於現身。這座矗立在台灣本島最北端的燈塔,是於日據時代 1897 初建完成,原本是鐵造塔身,名為「富基角燈塔」,後來才改名為富貴角燈塔。經歷二戰及鏽蝕的毀損,於 1962 年改建為水泥塔身。
 

 
 
↓↓ 目前沒有開放參觀,這是可以拍到最近的畫面了。

 
 
↓↓ 繼續走富貴角的環形步道,從另一個角度拍燈塔。

 
 
↓↓ 雖然我不是漁家子弟,從小也不用擔心:「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打漁去……」,但仰望這守護漁民的燈塔,心中的敬佩仍是油然而生。

 
 
↓↓ 往前的步道,變成了羊腸小徑,希望不是走錯路,進了管制區,等一下被人抓去泡茶,哈哈。

 
 
↓↓ 最近距離的風稜石。

 
 
↓↓ 這張導覽圖有什麼特別呢?因為它居然有兩個「您現在位置」,那麼,我現在到底是在那裡啊???

 
 
↓↓ 走著走著,走進了富基漁港。

 
 
↓↓ 可是一個人來富基漁港,要怎麼吃午餐啊!難道要:「老闆!蝦子來一隻、蟹角來一對、生魚片三兩、蛤仔……四顆吧」。

 
 
↓↓ 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全家在跟老闆「喊價」。

 
 
↓↓ 這片屋頂造型特殊的建築 (Google 了一下,原來它們是西班牙高頂草帽的造型),裡面還在施工,但造型屋頂的彩漆色澤看起來卻挺舊了。原來這裡是肩負振興富基漁港觀光熱潮重任而改建的漁市,但是蓋好之後,卻因為招商不順而空置多年。希望它能早日順立運行,再次為富貴角地區帶來大富大貴。

 
 
↓↓ 走回到老梅社區裡,路過老梅國小,進去參觀一下,在操場上拍照留念。

 
 
↓↓ 再回到老梅公車站牌時,離早上在這裡下車時,已經「兩個半小時」了!也就是說,我已經花掉幾乎可以「來回」青山瀑布一趟的時間了!當我站在由 Goole 地圖查到,應該是通往青山瀑布的路口,心中一陣茫然:「瀑布就在這條馬路盡頭,不知道那一座山的裡面,到底我能不能順利走得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青山瀑布啊,你可別讓我失望啊,不然我會活不下去的。

 
 
↓↓ 看到這個指示牌,終於放心自己沒有走錯路,因為 Google 地圖裡標示著路名叫「豬槽潭路」,但一如照片中的路牌,上面並沒有路名,只有類似鄰里的標號。

 
 
走沒多久就看到一座橋,心裡好高興,因為記得地圖上顯示,過了第二座橋,馬上就到青山瀑布的步道口,而第一座橋,就差不多一半距離了。暗自慶幸著:「什麼要 90 分鐘嘛,我才不過走沒半小時,就到一半了,還好我沒有放棄」。走近了才知道,它只不過是個山莊入口的叉路,並不是往青山瀑布的路,更不是地圖上標示的第一座橋。

 
 
↓↓ 這才是第一座橋,叫「豬槽潭橋」。附近並感覺不到有很多人在養豬啊,為什麼這一帶要叫豬槽潭呢?當然又 Google 了一下,原來一說是因為這裡有個潭 (應該是老梅溪的一小段) 的外型像豬槽,另一說是因為這裡被低矮山巒所包夾的狹長地形像個養豬槽而得名。但無論如何,因為不是很多人養豬而得名,真是太好了,不然沿路一定有很濃的養豬味了。

 
 
↓↓ 不遠處的路旁,看到這一段小石橋,據說它是舊的豬潭橋,莫非下面的河道,就是傳說中「像豬槽」的潭?
 

 
 
↓↓ 瀑布!難到是傳說中的「青山瀑布」?原來是路邊的排水孔啦!

 
 
  整一個小時過去了,第二座橋「青山橋」還沒半個影子,而這一路走來,路上「沒半個人是用走的」,經過的都是一些機車、轎車、計程車,甚至還有一輛鐵牛車,連騎腳踏車的都沒看到。正在嘀咕著:「真應讓叫假外勞騎機車來載我才對」,迎面居然「走」來一對小情侶,我迎上前去問他們:「請問你們也是用走的去青山瀑布又回來的嗎?請問還有多遠呢?」,對方回答:「我們走到青山橋,就走不動,放棄回頭了。」,聽他們說,青山橋離這裡大約十分鐘吧,但是按地圖比例來說,到了青山橋,幾乎就要到步道口了說,放棄了還真是可惜。他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放棄,向我說了聲加油,又剩下我孤獨的在這青山道上「獨行」了。
 
↓↓ 真的耶!走了十分鐘,「青山橋」出現在眼前了。

 
 
↓↓ 好羨慕橋下正在戲水的狗狗和小朋友,如果不是因為沒看到明顯可以下去的路,我一定衝下去泡水,然後放棄不走了。
 
 
 
↓↓ 走到橋頭時,終於瞭解剛才那對小情侶,為什麼要放棄了,因為很明顯的,開始要「上坡」了,大太陽下走了一個多小時之後,誰還有力可以上坡啊。

 
 
↓↓ 看到了沒?路邊長長車龍的盡頭,有塊大石頭,那就是青山瀑布步道的入口地標了,終於,還是讓我走到了,而且還真走了一個半小時呢。

 
 
↓↓ 美美的步道口,早已面目全非,被攤飯全面佔據。但抱怨歸抱怨,我還是跟攤販們買了補充的飲水,和解暑的冰棒,可惜沒人賣現煮咖啡。

 
 
↓↓ 從導覽圖的指示看來,遇到第一座橋時,就過一半了,然後,第二、第三座橋都離第一座橋很近,而瀑布觀景台,就在第三座橋的旁邊。

 
 
↓↓ 請問這是……樓梯嗎!沒想到步道的第一步,就那麼硬,雖然經歷皇帝殿階梯地獄洗禮的我,這應該算不了什麼,但對於從早上下公車開始,已經走了四個小時路的我來說,這簡真是「天梯」+「好漢坡」+「斷魂階」!

 
 
↓↓ 還好,轉個彎,樓梯就爬完了,剛才好像太小題大作了,歹勢。步道看起來還挺好走的啦,視野也不錯,而且一路上有老梅溪潺潺相伴,除了腳底下很酸之外,一切都很舒服。

 
 
↓↓ 步道變窄了,因為有一線道讓給了山溝,但還是很平順好走。

 
 
↓↓ 怎麼又是樓梯?還好是很小很小的一段而已,不想走樓梯,和水溝一起走也是會通的。

 
 
↓↓ 那麼快第一座橋到了?不要被騙了,它只是護欄而已啦。

 
 
↓↓ 大自然的岩石與樹木,無形中做了許多巧妙的佈置。

 
 
↓↓ 這三塊大岩石疊成這樣,感情也太好了吧。

 
 
↓↓ 走了大約二十分鐘,第一座鐵橋到了,因為腳在酸、心在跳、手在抖,所以照片有點糊,真是抱歉。

 
 
↓↓ 橋下有人在泡水耶,看起來好清涼,等下回程時,我也一定要在這裡休息個夠。

 
 
↓↓ 過了第一座鐵橋之後,步道變得比較「天然」了。

 
 
↓↓ 這裡看起來也很清涼,而且人比較少,待會改成在這裡賴著不走好了。

 
 
↓↓ 很快的,第二座鐵橋到了,和第一座簡直就是雙胞胎。

 
 
↓↓ 這裡看起來更棒,而且有人佈置了欄杆,可以當握把,在這裡練習自由式踢腿

 
 
↓↓ 什麼!第三號鐵橋被蘇拉颱風「吹斷了!」,剛剛看到那個,可以用來練習自由式踢腿的欄杆,原來是三號橋的「屍骨!」。

 
 
↓↓ 青山瀑布的觀景台,就在對岸那一小段樓梯上,站在這裡,隱約就可看到瀑布水流了,但是要先在溪石上找路過去才能好好欣賞。其實路也不必怎麼找,因為大家都在那兒排隊渡河了呢,好在難度並不高,只要小心一點,連小朋友都沒問題的。

 
 
↓↓ 終於見到你了,青山瀑布!聽說它原來名叫「尖山湖瀑布」或「老梅瀑布」,因為被台北市登山協會「青山分會」所發現而取名「青山瀑布」,個人感覺奇怪的是,如果是青山協會發現而改名字,那麼原來的名字,又是誰取的呢??

 
 
↓↓ 瀑底的潭水清澈見底,光是用看的,就感覺好清涼,而目有些地方看起來好深。
 
↓↓ 和這裡相比,剛才路上許多想下去泡水的地方,都變成微不足道了。

 
 
↓↓ 資料上說,它的高度大約 25 公尺,因為觀景台離得很近,所以不論相機怎麼轉,總沒辦法拍到它完整的全身照。
 
 
 
 
↓↓ 終於受不了這清澈潭水的誘惑了,反正這台傻瓜相機,快門再怎麼按,也不會變高清和廣角,再怎麼拍也就這樣而已,還是下去泡水比較實在。於是我下去泡了快半小時,真是清涼到不行。瀑布的水霧,輕輕的飄灑在身上,一點一點的洗去全身的疲憊;轟隆隆的瀑布聲響,巨大卻溫柔的盈繞在耳際,雖然旁邊有嘈雜的人喧,卻彷彿都遠在天際,一點也吵不到我。我就這麼自我陶醉著,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小時,卻彷若休息了一世紀。(會不會形容得太誇張了?)

 
 
↓↓ 到底在這裡泡水有多麼清涼舒服呢?讓我的雙足來告訴您。
 
↓↓ 這裡沒辦法把相機放地上搞自拍,只有請旁人幫忙按個快門,下回一定要弄個輕便角架出門,只是我這種十年前的傻瓜相機,能不能找得到合適的義肢呢?

 
 
↓↓ 回頭的路上,學人家拍了張流水近拍,但人家是有角架、有大砲的單眼,我只能拍出這種看了眼會花的。
 

 
 
↓↓ 看到別人在指指點點,隨後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棵大樹的粗幹上,長著這種像葡萄一般的小樹果,但不知這是什麼樹、什麼果。

 
 
↓↓ 步道裡一個視野寬闊的轉彎處,隱約可以看到遠方的海平面,而遙遠的彼方,就是待會我必須走回去的地方,唉!我好命苦啊!

 
 
  回走的路上,比較不趕時間了,便慢慢的走,慢慢的看。這條路的兩旁,住家不多,大多是農地,栽種滿雜的,沒有看到很大片同一作物的耕地;兩側的山坡,則有幾片梯田,但目前呈休耕狀態,只是一片枯黃。我沿著道路兩旁觀察他們都種些什麼東西,隨看隨拍了幾張照片,到底我拍到了些什麼東東呢?
 
↓↓ 有火龍果。

 
 
↓↓ 有柚子。

 
 
↓↓ 有金針。

 
 
↓↓ 有九重葛。

 
 
↓↓ 有蓮花 (PS.種在破舊的浴缸裡)。

 
 
↓↓ 有箭筍 (好像是?)。

 
 
↓↓ 有綠筍。

 
 
↓↓ 有香蕉。
 
↓↓ 有絲瓜。
 
↓↓ 有………洗衣場???
 
↓↓ 有茭白筍 (這個種得最多)。
 
↓↓ 有波絲菊。
 
  昏時刻,在雙腿油盡枯之前,終於活著回到老梅公車站牌前,從早上在這裡下車開始到現在,七個半鐘頭了,幾乎都在走路,辛苦了、委屈了、受累了我的雙腿。沒多久公車來了,捷運淡水站是終點,不怕坐過頭,可以狠狠睡他一個鐘頭呢。
 
↓↓ 就在眼睛瞇成一線之際,忽感一線金光射入眼簾,哇!金色的夕陽、閃亮的水線,怎麼可以錯過呢?馬上按鈴,下車後才知,到了石門新十八王公的「幸福婚紗廣場」。
 
↓↓ 正好有人在拍婚紗。
 
↓↓ 這裡有許多適合婚紗拍攝的造景,全部是白色基調,如果是晴朗的天白,搭配碧海、藍天、白雲,一定充是浪漫滿分。而在這樣的金色夕浪裡,更別有一番另人陶醉的氛圍。
 
↓↓ 夕陽恰好穿透的鐘鈴,金的發亮。
 
↓↓ 夕陽下的人們雖然只是剪影,仍然散發著幸福的表情。
 
↓↓ 明知道我的傻瓜相機,拍不出好的夕景,但按快門的手,就是停不下來………。
 
 
 
 
↓↓ 最後的一瞥,甘願打道回府了。
 
↓↓ 上車前,在婚紗廣場對街發現一家「劉家肉粽」,店面開好大,好像很有名的樣子。買了一棵人店裡人氣 No.1 的大肉粽果腹。
 
  於……上公車了、到淡水了、上捷運了、進家門了,今天早上七點半出門,晚上八點到家,又是轟轟烈烈、充充實實、精精彩彩、疲疲累累的「公車 + 捷運 + 走路一日遊」。青山瀑步真是值得我走這麼多路去享受它,但下一次,沒有人開車,不要叫我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