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賞桐大縱走 (2012/04/29)

條條山道花雨落土城賞桐大縱走

 
心機很深的阿德 ,居然一人獨享
 天(4/29.日)不知為何睡功大失常,天剛才亮,居然就醒了,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偷懶,沒有認真的拼韓劇進度,早早就跑去睡了。就連勝富晚上十點多,辛苦送來的車輪餅,居然放著它在床頭飄散著香味,絲豪不為所動。
 
 
 力的掙扎了十來分鐘,還是睡不著,只好打開電視,看了會無聊的美國職棒大聯盟,因為轉播的是洋基對老虎,沒有王建民也沒有陳偉殷,無法提起我看球賽的興緻,所以無聊。
 
 
 手轉到另一個運動頻道,轉播的又是因為沒有林書豪所以很無聊的 NBA 季後賽首輪,尼克對熱火的比賽 (回家後看了 Yahoo 新聞,得知尼克以 67:100 慘敗 33分,真是好哩加在,自己沒有為了替林書豪祈禱能參加第二輪比賽,而努力的收看和加油)。
 
 
 這樣搖控器一直拿在手上,頻道轉來轉去,不管是內容都會背了的新聞台、已經知道劇情的韓劇台、演著蠟筆小新的卡通 YoYo台……等都不能吸引我的視線太久。
 
 
 吧!決定了,先去吃個久久沒享受的豆漿燒餅填飽肚子 (因為都被桂格燕麥片,片走了我好久的早餐),再回來打開酷樂盒,拼一點韓劇的進度。走到門口正準備拿雨傘出門時,瞄了一下窗外的天空,哇!哇!哇!天空是藍色的耶,看來原本認為今天的天氣一定不大好,所以決定今天的土城賞桐踏青延期兩週的大家,不禁都要大嘆:「唉!又算錯了!」。
 
 
 時,我的腦海裡忽然不斷湧現,這幾天在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的「賞桐秘境」、「桐花美照」,加上心中又竊想:「兩個星期後的週末,很可能會因為下週即將提早到來的梅雨季而泡湯」。此時心中立即回想起去年的五月,大夥也去了一趟土城桐花祭,也是被梅雨季給陷害,就連路邊被踩得稀巴爛的桐花片都沒看到,更別說什麼浪漫的桐花雨了。想了又想,這樣下去,兩個星期後,很可能會後悔 (不敢說一定啦,會被很多人打),於是心血來潮,趕快打開電腦,隨便青菜的印了兩張網路上查到的賞桐地圖、公車路線圖,然後翻出背包,塞了把雨傘、一件方便雨衣、筆記簿、一支筆和我那台拍白色花老是拍不起來的超級傻瓜相機 (如果桐花有知,一定無言了),就出門找桐花去了。
 
 
 來想,還是先去吃那被桂格燕麥片害的失寵了許久的豆漿燒餅早餐,但為了避免吃飽後,因為還離家太近,懶惰病可能會發作,於是痛定思痛,決定再對不起豆漿燒餅一次,在人行道上來了個緊急大迴轉,直接往捷運站前進。終於在 7:35 由六張犁站上了捷運,開始今天「一個人偷偷摸摸的桐花行」。
 
 
 沿途看到在各站上車的人們,只要有帶著背包的,拿著登山杖的,心中都會猜想:「他們應該也是去土城登山賞桐的吧」,就這樣一路在無聊的猜測中,終於在 8:17 到了永寧站。出站刷卡時,還特別瞄了一下畫面,只花了 NT$ 36 (台北捷運還真便宜)。出站後,特先從 3 號出口上去,看了一下桐花祭「付費」接駁車的位置 (真是會欺負我們這些善良的小老百姓,趁機會搶錢,在桐花祭期間,取消了大部份原有的免費社區巴士,全部拉去變成要付費的接駁公車),已有不少人在排隊,但我決定要用走的上山 (省好大),便往捷運的 2 號出口,也就是要上山往桐花公園的承天路方向走去,在路口的 7-11 買了杯每早必喝的拿鐵咖啡,和一瓶多喝水 (不可以聯想到我拿到了一點的集點嘿),在附近的早餐店買了個饅頭夾蛋,在原本假日免費社區公車的候車亭裡,看了一下土城公所的步道地圖看板,確定手上印的地圖 OK 之後,於 8:40 正式開始由承天路往桐花公園出發,一邊啃著饅頭夾蛋 (一份 NT$ 20 還不錯吃),一邊喝著大杯的咖啡,一派輕鬆的朝桐花前進。
 
 
 
 了約莫 10 分鐘,來到了承天路和忠義路的叉路口,發現路的對面,有一條我手裡的地圖上面沒有標示,沿著溪邊的「賞桐步道」,沖著「賞桐」二字,無論如何也要走進去給他好好的賞一賞。
 
 
 道是沿著一條小溪搭設,兩邊並沒有看到什麼油桐樹,所謂賞桐步道想必是要讓遊人欣賞從上游隨波而來的片片雪桐,但是我瞇著眼睛怎麼瞧都沒瞧見浪漫的花朵逐波而來,心中難免有點擔心,難不成前面的山上還沒有桐花可欣賞,是不是我來早了呢?幾分鐘之後,終於在路邊瞧見今天所遇到的第一棵桐花樹,只可惜是很孤獨、很小的一棵。雖然它也很努力的掉了一地的白花,但因為就在路邊上,每個人都上去拍照踐踏,所以失去了所有的浪漫美感。
 
 
 條步道並不常,而且平坦,不到十分鐘就走完了,潺潺水聲聽來尚是悅耳,只可惜以賞桐來說,收穫極微 (後來在網路上查到,這條步道其實是名為「石壁寮溪親水步道」末端的一小段,只是路標上標示著賞桐步道,無形中讓慕桐而來的遊客,拉高了心中的期望)。步道的終點,又回到了原先車水馬龍的承天路,而且正好來到另一條名為「承天寺朝山步道」也叫作「廣欽紀念步道」。
 
 道入口的牌樓,寫著「桐花公園」,難不成從這裡開始,就算是進入桐花公園的範圍了?之前都以為桐花公園所指的是更上面,有賞桐賞螢步道和音樂台的那片地方。這條步道,長得就像上面這張圖顯示的一樣,路面由大片石塊鋪設而成,不難走,只有有點斜度,讓人開始有登山前熱身準備的感覺,入口雖然有大大的立牌寫著,禁止設攤,但沿路還是有不少人擺地攤賣東西。台灣的攤販本來就不是兩三行字就禁止得了的。
 
 道兩側雖然有桐花樹,但並不算壯觀,路上還看到一個攤販,本來坐著,忽然站起來,一付很不耐煩的拍掉身上和椅子上掉落的花瓣,抬頭一看,原來她正好在一棵盛開的油桐樹下討生活。也真是的,也不想想,路過的遊客們有多少人羨慕死了被她佔據的那個位子,居然還那麼不耐煩的樣子。這條步道,約 20 分鐘不道,就走完了,盡頭處,便是在桐花季節裡一定會不斷被提起的「承天禪寺」的後門。
 
 
 天寺的腹地不小,雖然寺內沒有桐花樹,但有很好的視野,可以遠眺台北盆地,和欣賞兩側山坡上整片盛開的桐花景觀,到了這裡,總算開始有賞桐的FU了。下面幾張照片,都是在承天寺裡往寺外觀看的花景。
 
 
 
 
 
 起承天寺裡的清幽 (雖然遊客也不少,但大家都很自制),一步出寺門,立刻換了一個氣氛。川流的人潮,道路兩側的攤販,閉起雙眼想像此時是華燈初上的夜晚,當下感覺自己正身處於熱鬧的夜市。最過份的是還有人在賣「深坑臭豆腐」,濃列的味道,把油桐花的氣質,全部驅散殆盡。雖然我也超愛吃油炸的臭豆腐,但此時此地,實在不搭。其實承天寺正門外這段約百來公尺的馬路,其實挺美的,兩旁佈滿了盛開的油桐樹,每當清風拂起,只要在原地佇足環顧,一定會看到浪漫的桐花雨,輕飄飄的灑落。聽說這條路上每天清晨,都會灑滿了夜間掉落的桐花,因為還沒被遊人踩踏,所以非常美麗。但因為禪寺每天早上,都有人會清掃道路,所以想看這裡最美的桐花雪地,必需要和寺裡的僧侶們拼早場。分享幾張在這條路上拍的照片……。
 
 
 
 
 
 於來到了去年翔富員工賞桐踏青的步道口,記得去年因為下著雨,這裡冷冷清清。但這次情況不同,遊客和攤販人數眾多,沒仔細看,還會忽略了在吵雜的人群身後,安靜的躺著一條階梯小路。從這裡往山上桐花公園的步道有兩條,記得去年我們選擇從右手邊上,左手邊下,但運氣不好。於是我選擇了相反的方向,碰碰運氣,找到了幾公尺外的另一條步道上山。可是我的運你終究沒有和去年反轉,差不多半小時左右的路程裡,並沒有遇見心中所嚮往的五月雪景況,不知道是這條步道經過路徑的上方剛好沒什麼油桐樹,還是因為這一區的油桐樹都還沒有開 (PS.因為我沒有作足功課,所以並不認識還沒有開花的油桐樹)。結果走完這條步道,只有看到路邊小溝裡漂著幾朵少得可憐的小花。途中偶而看見右方山間有幾棵開花的桐花樹,心中暗自期盼待會如果按照預定計劃,從另一條步道下山時,希望它正好從那些油桐樹下經過,可以欣賞到佈滿白花階梯的美景。 (但由於我後來的到處亂走,最後並沒有力氣走回來,因此今天無緣見證到另外那條步道,是否有美麗的桐花可看。)
 
 
 道的終點, 正是我們一般說的「桐花公園」內,有一個木造音樂平台那裡,公園內已有不少人潮,有一群年輕人在平台那裡辦活動,也有桐花祭單位主辦的生態解說活動。有點可惜的是,公園內的桐花尚未達到盛況,大部份桐花樹上都還只是剛吐的花苞,不過公園裡空氣清新,鳥語盈耳,對平常不爬山的我來說,是很讚的休息地點。下面兩張照片是公園內拍攝的。
 
 
 
 到了公園外, 桐花卻比公園內更美,更親近,讓我第一次有「今天好像偷偷來對了」的感覺。在公園外路邊有個賞花平台,在那兒看到了一個奇景,有一朵落花正好在空中被蜘蛛絲粘住了,在那兒隨風搖擺,應該算是一滴永不掉落的桐花雨吧!照片中我還特別用個紅圈圈把它圈起來。
 
 
 
 
 賞了一會兒公園門口外的美景之後,順利在門口馬路對面找到了繼續往「天上山」的步道入口。正踏上步道的第一級階梯時,耳邊忽然傳來別人的對話:「前面第二停車場那裡的花更漂亮!」,聽到這句話,我立刻從階梯「倒退嚕」下來,轉往別人口中更漂亮的方向前進。走了幾步,注意到前方有一個餐廳的指示招牌 (忘了餐廳的名字,但這附近就只有這麼一家),便順便彎進去看看餐廳的情況。走進去沒幾步路,餐廳就到了,因為時間還早,所以還沒有用餐的人潮,我看了一下他們的菜單,就是大家熟悉的菜色,價格也沒有特別貴。重點是,坐在餐桌旁,眼到處都是桐花美景,不只能欣賞遠山處的花,有些桐花樹還在幾乎及手可得的距離。
 
 
 
 
 
 餐廳出來時,發現他們的停車場處,也有不錯的桐花景觀。繼續往前走,一下子就到了旁人口中的漂亮地方,景觀還真是不錯,但仔細看了一下方位,此處賞到的桐花,和剛才在餐廳裡看到的,應該是同一片地方。
 
 
 這裡為止,屬於「抬頭欣賞」類的花景應該算收穫不少了,尚缺少的就是「低頭流覽」的那一類,期待接下來的路段,可以帶來滿地「花雪繽紛」的那種驚喜。終於要繼續往預定路線「天上山」方向前進了,名字聽起來就好像爬不到一半就會軟腳的樣子。果不其然,這裡的階梯開始比前面的路段陡峻,我也開始流比較多的汗,終於到了毛巾派上用場的時候,想不到今早出門匆匆,雖然短暫做了計劃,未料還是「萬事具備,只欠毛巾」,只好徒手揮汗了。揮汗中讓我體會到了去年底去做近視雷射手術的好處之一:「流汗不怕眼鏡滑,擦汗不用摘眼鏡」,真是太棒了。走沒多遠,感覺得到天空開始下起下雨了,但因為頭頂上是密布的大樹,當了我天然的雨傘,所以今天都沒有動到雨傘和雨衣。不久,心所嚮往的景像終於出現了,滿地的白花,重要的是它們還沒有被踩得很嚴重,於是拿起相機開始拼命的亂亂拍……
 
這張還是比較不模糊的一張,真是佩服我的超傻瓜相機!
 
 
 
這段長爬坡,如果慧慧姐有來,可能需要陳大哥背吧!
 
很多人撿花來排字,找一個比較不肉麻的拍!
 
長在油桐樹下的野草們,也沐浴在桐花雨中!
 
 
不受人類打擾的角落,總是美麗!
 
爬到這裡,麗珠和露比可能都會哭!
 
 
看到一個亭台,以為天上山到了,看看地圖,原來只走了一半!
 
這裡叫石壁寮山桐花亭,有不錯的視野!
 
 
 
 
沿路上盡是這樣滿地桐花的景像!
 
 
 
 
再來一張路邊草叢深處的美照!
 
某個有開闊視野的角落!
 
看到路邊一片花落得很密的空地,好像進不去!
 
 
剛好有別人進去了,我也跑去請人幫我拍下到此一遊的證據!
 
又一個蓋得更好的涼亭,但天上山還沒到,看到它左手邊上山的階梯了吧,加油囉!
 
 於,天上山到了,是一個非常棒的制高點,視野非常開闊,可以遠眺整個台北盆地,遠處還能看到淡水河口兩邊的觀音山和大屯山系。今天整個台北盆地被霧氣所籠罩 (希望它們不是空污塵粒),景色美得很矇矓,所以我又拿起相機,各個角度都拼命的亂拍……
 
遠處漂浮在雲端的觀音山,不比大陸的天然臥佛遜色!
 
遠處兩座山中間,就是大家常去的淡水河口漁人碼頭的位置!
 
台北101很驕傲的插天聳立,與山爭高!
 
 
 只是拍照總感覺意猶未盡,加上我的相機又沒有廣角功能,不能將眼前整片美景一拍盡覽,於是用攝影功能,再把整個視野拍下來和大家分享。【請點我觀看天上山觀景台影像 (Youtube)
 
 天上山觀景台兩邊,各有一條看起來很陡的小路下去,為了怕迷路 (要迷路也要大家都來時再迷路,比較不可怕),拿起手上的資料,問旁人往麗景山莊要走那一條路,居然問了好幾個人,都說沒聽過什麼麗景山莊,我心中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那麼少人知道,果然麗景山莊是傳說中的賞桐秘境,憂的是萬一走錯路,看這個下去石梯的陡樣,怕再也沒有力氣回來走上正途了。幸好終於問到一個知道路的人,仔細的告訴我怎麼走,他說他晚一點也會往麗景山莊那裡去,誇張的是,他說他安排了下星期天帶同事來賞桐,而他今天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個星期天來觀察桐花的花況了。如果劉柏溫也有這麼熱心的準備帶我們去宜蘭試吃知名的奶凍捲就好了。接下來就是往麗景山莊路上的景色了。
 
從觀台下山的路,一開始真的看起來很艱難呢!
 
麗景山莊是往五城山方向,差點被那「賞桐步道」四字給騙了
 
聽說這是常讓人錯過的路口,麗景山莊要往石門路
 
不遠處的房子,就是麗景山莊,其實它只是一戶平凡的山間民居
 
開始有一段路不好走,幸好有繩索輔助
 
沿途還是有美麗的桐花相伴
 
 
幾朵不想落地的桐花,躲在樹幹的裂縫中避難
 
沿途真的很有秘境的感覺,真的很美
 
 
 
 
 
 
拿起蔡君彥的零錢包當Model
 
 
好幸福的布丁狗啊
 
視野漸漸開朗,表示麗景山莊就要到了吧
 
 
 於來到了心儀已久,傳說中的賞桐秘境麗「景山莊了」,不過後來我才知道,我很沒禮貌的,從人家的後門悄悄的溜進去,別人都是從大門進去的說。如先前提到,麗景山莊光聽它的名字,會以為是一片豪華別墅群之類的,但其實它是土城石門路上的一個民家,屋前大一個很大的停車空地,整個空地就是個超棒的觀景台了。山莊的主人很有人情味的開放大家自由出入來賞桐花,沒有任何收費和限制,站在空地上環顧四週,放眼望去都是美美的桐花,果然不負賞桐秘境勝名。山莊主人家今天好熱鬧,Call來了眾家親朋好友一起聚餐賞桐,卡拉OK當然也是有的,一開始我還以為他們家有供應餐食,還跑去問人家是不是有開餐廳。這裡景色真是美,腳走得再累,肚子再餓 (已經中午12點半了,不知幾點鐘才能找到餐廳吃飯),都感覺值得的。除了拍照,我也錄了一段影像供大家欣賞,感受一下身處此地的感覺。【請點我觀看天上山觀景台影像 (Youtube)
 
 
 
 
 
 
 
 
從門口往裡拍,感覺住在這裡真幸福
 
門口外也有不錯的桐花可觀賞
 
 
 出麗景山莊,門口不遠處一條上坡的小徑,寫著往「天上山」的路牌,原來一開始我因該從這裡出來,再從大門口進去山莊才對。我問了一下開車來賞花的遊客,從大馬路下去大蓋要走多遠會有公車坐,他們說大蓋要四十分鐘以上吧,我考慮了一下,覺得自己體力應該夠,決定從原路走回桐花公園,於是從回天上山的小徑走進去,進去之後才發現,幸好我選擇從這裡往回走,不然就錯過了今天唯一一個享受桐花雨的秘境了。【請我觀看麗景山莊桐花雨影像 (Youtube)
 
這樣的山間小徑,不走多可惜
 
 
沒旁人可以幫我拍,把相機吊掛在樹上,定時拍了這一張
 
 面這張照片,我考慮了很久,才把它貼上來,因為實在拍得太醜了,照片中的我,活像個想要做什麼壞事卻被發現的怪叔叔呢。其車它也是把相機吊在樹枝上,用定時攝影拍的,但因為定時只有12秒鐘,而我按下定時按鈕,把相機穩住不要晃動之後,跑到定點還沒來得及擺好架勢,12秒就到了,於是我的相機便無情的拍下這張醜照。大家一定要問我,為什麼不重拍一張呢?「拍完這張,相機就沒電了啦!」,這就是我不得已要把這張照片貼出來的原因囉!
 
 

 

 好到麗景山莊為止,今天預定要觀賞桐花的幾個點都走完了,或許相機現在沒電是要告訴我,該滿足了,該回家了吧。順著原路往回走,來到麗景山莊的叉路口時,遇見兩位女士 (本來要寫遇見兩位美女,發生一段艷遇,但我猜沒人會相信,只好照實寫了),向我問路,問「山中湖」怎麼走,我回說我剛從麗景山莊出來,沒聽過山中湖。而對方則是沒聽過麗景山莊,於是我向她們大概說了我在麗景山莊看到的美景,於是她們決定先轉往麗景山莊 (因為路程不遠)。我基於好奇,問了她們山中湖是什麼地方,有桐花嗎?對方回答了一句有致命吸引力的話:「聽人家說那裡很漂亮!」。聽到這一句話,我便顧不得可能會沒力氣再走回去桐花公園,也沒問清楚,那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一個湖,而且手頭的資料顯示山中湖那裡有假日免費接駁車,於是頭也不回的往五城山和山中湖方向「翩然而去」,為什麼會翩然呢?因為心中暗自高興,無意中又知到一個「很漂亮」的地方。
 
 段登山步道雖然沒有讓我懊悔相機沒電的驚喜美景,但以登山健行而言還不錯,也沒有前面路段那麼艱辛,沿途沒多遠,便有一個當地登山組織搭設的休憩亭棚,而且沒一個都搭設在視野極佳的位置。走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了今天遇到最難抉擇的十字路口,除了我走過來的一條路之外,左轉是可以離開山道,往石門路登山口的方向;正前方往「太極嶺」則是一段令人傻眼,長得和捷忠孝復興站那道長長長長的樓梯沒兩樣的階梯,重點是它沒有電;右轉則是我要去的目的地山中湖,但要命的是路口插著一個立牌,寫著「邊坡因雨坍塌,此不不通,請必進入」。我在這十字路口楞了快五分鐘,回頭沒力走回去了,左轉一來不知多遠會到有公車的地方,二來不甘心,直直走,則是沒把握戰勝那段陡梯,右轉又怕死,不敢衝。猶豫之間聽到太極嶺上傳來附近唯一的人聲,只好硬著頭皮爬上階梯,上了太極嶺,沒想到視野風景還不錯呢。問了那裡的人,山中湖現在真的路不通嗎,沒想到對方回答:「我剛從那裡上來,小心走就沒事了」,於是我休息一會兒,便再度鼓起勇氣,往「很漂亮」的山中湖而去。
 
 然只要小心走就沒事,雖然有一小段路很泥濘,但因為有人鋪了帆布之類的,不算危險。還好路不遠,約十分鐘就聽到很熱鬧的卡拉OK聲響,應該是目的地要到了。只是心中吶悶,「山中湖」聽其名,應該是個很幽靜的世外桃源之類的,怎麼來玩的人還把整套卡拉OK搬過來,而且聽聲音還貌似不只一組人在K。納悶中,終於看到了山中湖的真面目,原來是一個「釣魚池啦!」,真是昏倒。據說是天然池,但是私人的土地,有餐廳,可釣魚,可唱歌,來這裡聚餐是不錯,但我是來看桐花的呢。果然我的相機是很有靈性的,它以沒電來暗示我該回家了,是正確的。
 
 是,我今天最悲慘的糟遇,現在才正要開始,我看了手機的時間,下午兩點十分,再看手上的接駁車班表,兩點整剛剛開走一班,下一班車是三點半!又累又餓的我,得要在這等一個半小時才有車呢。問了一下路邊賣香腸的老闆,走出去到公車站牌差不多要多久?「走到四海工專總站,半小時左右啦」,對方這麼回答。於是我決定走出去坐公車,不要在這裡坐以待斃。走了半小時,還沒到,四十分過去了,沒半輛公車的影子,又走了十分鐘,終看到一個公車總站,山上那位老闆的半小時左右,左右的幅度還真大。一走到站牌,剛好一輛公車開出來,我問了司機一聲,有沒有到捷運站?,司機說:「有,但繞路繞比較遠」,我回說:「沒關係,有到就好」,一方面不想等了,另方面不想看到三點半那班接駁車在這時候跑出來刺激我,上了車癱坐下去,隨便他怎麼繞路了。
 
 息了一會,回過神來去看車上的路線圖,哇!還真是繞路繞很大,從上車的站到唯一的捷運站 (也是終點) 新埔,總共要三十八站,足足坐了50分鐘的公車,才到捷運站,真是苦命啊!
 
 到六張犁站後,立刻衝去我家牛排補充體力,總共吞了一客豬排、一碟沙拉、一片麵包、一杯濃湯,四杯可樂、兩杯咖啡、兩球冰淇淋、兩片西瓜、兩塊蛋糕、一塊黑糖涼粿、一杯綠茶凍,終於心滿意足的打道回府。而且很感謝老天爺的是,剛才一進餐廳時,外面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等我吃飽結完帳時,雨就剛好也停了,這一頓真是吃得好啊。到了家,很心虛的去量了下體重 (因為實在吃太多了),哇不到61耶,如果來個淨重,說不定就破60了,是自去年開始游泳健身以來,體重的最低點,今天的登山還真是消耗了無數的卡路里啊。說起游泳還真是有用,如果不是靠它讓我如今身輕如燕、健步如飛,那今天別說是「天上山」了,我看連「滾下山」都有困難了。
 
 到家把相機充電後補拍了這兩張,「我的球鞋和牛仔褲,今天真是辛苦你們了」!雖然幫你們拍照時,弄髒了我的床舖,但這次就不和你們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