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新萌主圓迷翻全世界★1600紙貓熊High翻全台北★
★熊來了,不必逃,相機拿出來就對了…★
如果說 2013 是台灣的「鴨」年, 那麼 2014 就是「熊」年 (有人認為應是是「貓」年才對), 因為台北木柵動物圓出生的超級萌主大貓熊「圓仔」,2014-01-06 起正式對外亮相,造成萬人爭賭她可愛模樣的盛況。即使每次入園參觀,真正能夠看到圓仔的時間,加起來可能不到一鐘,還是有民眾願意天沒亮就到動物園門口排隊,可見圓仔的魅力有多麼的無遠弗屆。加上動物園園方成功的行銷策略,從去年圓仔一出生,就引起全世界持續的喜愛與關注。因為想等到不用排隊而能悠閒的探望圓仔時才去看她,所以到現在為止,本人尚末看到她的本尊。因此目前文章內貼上來有關圓仔的圖片,來源均是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官網所發佈的資料。
就在圓仔當紅的時候,台北市政府趁勝追擊,推出「1600貓熊世界之旅~臺北」的大型戶外保育展覽活動。空運 1600 隻由法國紙雕藝術家 Paulo Grangeon 創作的紙貓熊來台,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及中正紀念堂兩廳院廣場作兩梯次的展出。為什麼是 1600 隻呢?因為當初這個創念發想的時候,全世界野生貓熊的數量,只剩下 1600 隻,所以這項展覽是以提醒世人,許多瀕臨絕種的珍稀動物,正需要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愛護與珍惜。從正式展出前的熱身快閃活動,就造成搶拍熱潮。每場快閃,當策展單位拍好紙貓熊大軍在台北市各個知名景點出沒的合影紀念,開放民眾進入封鎖線以較近距離觀賞的剎那,民眾們蜂湧向前、爭相卡位的盛況,被形容為「差一點暴動」,可見台灣人對貓熊熱情喜愛的程度,是多麼的熾烈。
圓仔到底是貓熊還是熊貓呢?總是讓人傻傻分不清,因為它的長相,說它是像貓的熊、像熊的貓,或者熊長得像貓……等等,好像都說得通。跟據 Google 而來的網路邊消息,華人地區兩種稱呼都有使用,但熊貓似乎是比較普遍的叫法,而它們棲息地所在的中國大陸官方也是使用熊貓這個名字,所以四川地區的保護區,叫做「大熊貓基地」。至於台灣官方則是使用貓熊這個稱呼,理由是它在生物科學上的分類,是歸在「熊科」,依造漢語的結構,貓是形容詞放前面,而熊是主名詞要壓軸,所以「像貓的熊」=「貓熊」。